夏至来了,这5大传统习俗要记住,提前看看,到时候讲给孩子听

来源:山东讯息 发布时间:2023-06-12 14:46:28

在我国的传统节气中,夏至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节气。夏至,顾名思义,指的是夏季的极点,它标志着阳气的极盛和万物生机的鼎盛。夏至节气凝聚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人文风情到饮食文化,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资料图】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以夏至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祝丰收和祭祀太阳。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夏至节气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民们根据夏至的到来来制定农事计划,以期获得丰收的果实和丰饶的农作物。夏至节气的历史渊源和农耕文化交织在一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

夏至节气对中国人民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农耕和农业生产上,它还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夏至时节,阳光明媚,大自然充满活力,人们的情绪也随之高涨。这是一个适宜外出游玩和户外活动的季节,许多人会选择踏青郊游、登山徒步或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庆祝夏至的到来。人们纷纷融入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放飞心灵,愉悦身心。

夏至节气还对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夏至时节,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减弱,因此在饮食上有着独特的讲究。古人认为夏至时心火最旺,因此饮食上应以清淡、寒凉为主,以平衡心火的过盛。人们喜欢食用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荷叶等,这些食物清爽宜人,能够消暑解渴。同时,人们还喜欢饮用一些凉茶、冷饮,以驱散体内的燥热。夏至节气的饮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的智慧。

夏至节气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一个标志着夏季极盛的节气,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夏至节气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将人们与大自然、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夏至马上就要来了,这5大传统习俗要记住,提前看看,到时候讲给孩子听。

1:吃面。夏至节气在北京的风俗习惯中,与吃面相关的习俗尤为引人注目。根据老北京的传统,夏至这一天是吃面的好时机。与冬至吃馄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至则以面食为主,特别是凉面。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倾向于食用清爽凉快的食物,以缓解身体的燥热感。因此,夏至节气成为品尝凉面的最佳时机。在北京的各个面馆里,人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面食,包括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和炸酱面等。这些美味的面条受到热烈欢迎,顾客络绎不绝。

夏至吃面的习俗在中国的江南地区也非常盛行。在南方,面条的种类繁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以及麻油凉拌面等。每年夏至这一天,人们纷纷品尝不同口味的面条,以享受新麦带来的鲜美口感,也寓意着迎接夏天的到来。

而在北方,夏至吃面的代表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这些面食以酱料丰富、口感独特而受到喜爱。夏至吃面的习俗也带有尝新的寓意,人们在这个时候可以品尝到新麦带来的面食,感受新鲜和变化。

2:做夏至。在南方部分地区的夏至节,有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那就是人们在这一天无论贫富,都会祭祀祖先,这个习俗被俗称为“做夏至”。除了常规的祭品外,人们还会特别准备一盘蒲丝饼。

夏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将祖先牌位摆放整齐,然后在家庭中举行祭祀仪式。人们虔诚地献上香烛、鲜花和食品等供品,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而与其他日子不同的是,在夏至这一天,人们还会特别准备一盘蒲丝饼。

蒲丝饼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糕点,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酥脆可口。它由面粉、白糖、芝麻、葱花等原料制成,形状圆饼状,外表金黄酥脆,内里松软香甜。人们相信蒲丝饼具有辟邪、辟瘟的功效,所以在夏至这一天特别将其作为祭祀供品之一,以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健康。

3:吃狗肉。夏至节在岭南一带以及广州粤语地区、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吃狗肉和荔枝。这个习俗可以说是当地人民的一项独特专利。据说在夏至这一天,吃狗肉和荔枝的组合可以让人感觉不会炎热,仿佛冬至时吃鱼生一样。因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俗延续至今。

人们相信,在夏至这一天吃狗肉可以抵御西风和恶雨的侵袭,减少感冒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正是出于这样美好的愿望,形成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已经很少有家家户户在夏至这一天杀狗的景象了。尽管如此,吃狗肉的习惯却依然延续下来。

4:消夏避伏。夏至日,人们会相互赠送折扇和脂粉等物品,这是一种消夏避伏的习俗。根据《酉阳杂俎·礼异》的记载,赠送扇子和脂粉时还会附上一些辞章。扇子被用来制造风,以帮助降温;而脂粉则用于涂抹,以散发体内产生的热气,预防痱子的发生。

在朝廷中,夏至过后,皇室会取出冬天保存的冰块来消夏和避伏炎热。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周代,并且历朝历代都一直延续下来,逐渐成为一项制度。

5:祭神祀祖。夏至作为一个节日,具有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们在夏至这一时刻庆祝丰收,同时也通过祭祀仪式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祈求消灾年丰。

根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夏至是祭祀地方物魈的时候。在周代,人们在夏至这一天进行祭祀仪式,意在清除荒年、饥荒和死亡的威胁。夏至日正值麦收之后,农民们感恩上天赐予的丰收,并祈求秋季继续获得丰收的报应。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

来源:新浪新闻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饰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