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撕保温杯底的贴纸,因为……

来源:今曰闵行 发布时间:2023-04-28 18:36:36

临近假期

想必大家都做好了各种出行计划

周边游、露营、户外运动......


【资料图】

出行在外

不少人习惯随身带一个保温杯 渴了喝口温水, 及时补充水分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保温杯底的那张贴纸呢?

↓↓↓

千万别撕掉!

不然保温杯可能就不那么保温了

最近,日本一位保温杯制造业业内人士在网上发文称: 撕掉保温杯底部贴纸,保温效果就可能会消失 。

底部带贴纸的保温杯暗藏玄机,这层贴纸实际上有保护作用。

图片来源:twitter/waheifreiz

他说, 这个贴纸在业内实际上被称为保护片 , 如果撕掉这层保护片,保温杯就会失去保温作用 。

保温杯底部的贴纸其实是一种保护贴片,保护的是无尾技术保温杯留下的抽气孔(见下文)。图片来源:CN112894109A

贴纸居然可以保温

这是什么情况?

一切都要从保温杯的原理说起。

众所周知,真空的导热性很差,所以保温杯一般是两层金属桶,中间真空,内胆里的液体才能保温。

图片来源:thermos

但是制造的时候把两层金属桶套在一起,中间的空气是没有办法抽掉的。所以必须要留个洞抽空气,抽完以后再把洞密封起来!

现在保温杯抽真空的做法叫做 无尾真空 (tailless vacuum),简而言之就是—— 在抽空气孔旁边加一个很小的玻璃珠 。 在抽真空之前,这个玻璃珠在抽气孔上是可以活动的,不影响抽气,有点像自行车的气门芯。

抽真空前,无尾保温杯底部的抽气孔和玻璃珠。

图片来源:youtube/high caliber line

抽完真空后, 为了让玻璃珠无法移动,这个炉子会加热到500~700摄氏度,使玻璃熔化, 从而封上抽气孔 。

熔封完成的无尾保温杯。

图片来源:youtube/high caliber line

目前的高档金属真空保温杯,包括不锈钢和钛金属真空保温杯最后的抽真空和封接步骤都是用无尾真空技术制造的。

无尾真空的保温效果好

但它也有不少缺点

首先,这种封孔的玻璃珠子专业术语叫做“玻基钎焊剂”,比较贵,所以无尾真空保温杯比较贵。

其次,玻基钎焊剂的导电性差,所以在给保温杯“美颜”时,这颗玻璃珠所在的地方没有办法上色,和周遭格格不入。

撕掉保护贴纸后,露出了无尾保温杯底部的抽气孔。

图片来源:twitter/waheifreiz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玻璃是容易摔碎的 。 所以,如果无尾真空保温杯不小心掉地上或者磕碰了,这颗玻璃珠可能就会破掉,那么真空就漏风了,保温效果也就没了。

厂商们也考虑到了上面这些因素, 因此会用钢片或者硅胶垫垫在这个地方。为了不显得突兀,这个保护层就被整合到了标签上。 这就是保温杯底部的标签不能撕掉的重要原因 。

其实早在几年前

日本知名家电厂商虎牌(Tiger)

就在网上揭秘过这个

关于保温杯底部贴纸的秘密 ……

我们偶尔会接到客人询问“底部的贴纸可以撕掉吗?”这种问题。

制造保温瓶的时候,为了抽真空会先在底部开孔,之后再将孔封起来。贴纸正是为了保护那个部位!

如果撕掉有可能会造成保温效果不良,所以请大家不要撕掉噢。

也就是说, 保温杯底部原本开了一个洞,通过这个洞打造了瓶身里最重要的真空层 。 虽然后来那个洞被封了起来,但仍然属于 比较脆弱的 部分,所以才会 贴上贴纸(或者加上塑料盖)加以保护 。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

保温杯之所以可以保温,简单来说就是保温杯的瓶身当中有真空的夹层,通过这个夹层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损失。 一旦保温杯的真空层受到损伤,保温功能就会大大降低了,而底部标签正是为保护真空层而存在的。

记住了吗:

保温杯底部贴纸不要撕

保温杯底部塑料盖不要揭

保温杯不要摔

图文:科普中国

转录编辑:姚怡莹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饰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